干法輥壓造粒工藝有以下的特點
氯化銨干法輥壓造粒工藝及機組
1、氯化銨物性:
氯化銨簡稱“氯銨”,又稱鹵砂, 為無色立方晶體或白色結晶粉末。味咸涼而微苦, 溶于水顯酸性, PH 值一般在5.6 左右。相對分子質量53.49, 相對密度1.527, 折光率1.642。易溶于水, 微溶于乙醇, 溶于液氨, 不溶于丙酮和乙醚。加熱至100℃時開始顯著揮發, 337.8℃時離解為氨和氯化氫, 遇冷后又重新化合生成顆粒極小的氯化銨而呈白色濃煙, 不易下沉, 也極不易再溶解于水。加熱至350℃升華, 沸點520℃。吸濕性小, 但在潮濕的陰雨天氣也能吸潮結塊。粉狀氯化銨極易吸潮, 濕銨尤甚, 吸濕點一般在76%左右, 當空氣中相對濕度大于吸濕點時, 氯化銨即產生吸潮現象, 容易結塊。鹽酸和氯化鈉能降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, 其水中溶解度在0℃時為29.4g, 10℃為33.2g, 20℃為37.2g, 30℃為41.4g, 40℃ 為45.8g, 50℃ 為50.4g, 60℃ 為55.3g, 70℃ 為60.2g, 80℃ 為65.6g, 90℃ 為71.2g, 100℃為77.3g)。水溶液呈弱酸性, 加熱時酸性增強。對黑色金屬和其它金屬有腐蝕性,特別對銅腐蝕更大, 對生鐵無腐蝕作用。是一種速效氮素化學肥料,含氮量為24%~25%,屬生理酸性肥料??捎米骰?, 屬氮肥, 但氨態化肥不能與堿性化肥一同施用, 不要在鹽堿地中施用, 以免降低肥效。
2、氯化銨的生產:
氯化銨是聯合制堿的聯產品, 與純堿行業密切相關,1噸堿聯產約1噸氯化銨。 近年來, 我國聯堿企業發展迅速, 氯化銨產能自2005 年突破500 萬噸/年, 2008 年生產裝置能力超過了1000 萬噸/年, 年均增幅高達26%。截止2013年, 我國聯堿裝置能力已經擴張到1600 萬噸/年, 氯化銨生產能力增幅超過15%。2014 年及今后幾年仍有部分新增產能投入。全國氯化銨生產企業集中度相對較高, 川渝、江蘇、河南、湖南、湖北 等六省市產量占據全國氯化銨產量的78%, 對全國氯化銨行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。
3、氯化銨的市場:
從氯化銨肥料的使用講,一是直接施肥,二是作復混肥的原料。從肥料的利用講,氮肥分基肥和追肥,需要多次施肥,而磷肥和鉀肥主要作基肥,因此,基肥通常需要復合肥,而追肥主要施氮肥。此外世界氮肥總量是磷肥的2-4倍,因此,世界上氮肥的復合化率較低,磷肥和鉀肥的復合化率較高。如世界氮肥的平均復合化率只有15%左右,美國19-20%,西歐只有16%,但磷肥復合化率美國和西歐均達到90%以上。
以上顯示,世界氮肥及發達地區的復合化率不足20%,我國13%左右,即80%以上的氮肥作為直接施用。由于氯化銨的總氮量僅占全國氮肥總量的3%,而適 合氯化銨的地區和作物(如南方水稻)氮肥需求量遠高于此值,因此,作為直接施肥,作為尿素和碳銨的可替代品,氯化銨的市場容量可以說是廣闊的。要打開氯化銨的直接施肥市場,首先改善氯化銨的產品物理性能,即生產大顆粒氯化銨。
4、 大顆粒氯化銨的優良性能
影響化肥使用的關鍵因素除肥效外,還有儲存、運輸和裝卸性能。粉狀肥料有許多缺點,如離析,難以控制結塊,流動性差,難以實現機械化施肥,在施用過程中易形成粉塵而流失等。解決以上問題的途徑之一是實現肥料的顆?;?。顆粒肥料物理性能好,裝卸時不起塵、長期存放不結塊,流動性好,施肥時易撒布,并可實現飛機播肥、減少損失等要求,同時還可起到緩釋作用,提高肥料的利用率。此外,不同但大小相近的顆粒肥料可實現直接摻混,得到低成本的混配肥(BB 肥),具有和復合肥同樣的肥效。因此國內外肥料造粒技術不斷發展,大顆粒尿素、磷銨、復合肥、顆粒鉀肥等產品發展迅速。當前在世界化肥總量中,顆粒肥料約 占35%左右。在經濟發達的歐美地區,機械化施肥比較普遍,要求肥料顆?;皬秃匣缭诿绹浄十a量的40%都進一步加工成顆粒鉀。顆粒肥料約占化肥 總消費量的60%。
氯化銨比較適合南方多雨地區,東南亞氣候也比較濕潤,粉狀肥料易吸潮、板結,顆粒肥料比粉狀肥料優越,肥效也長一些。因此,顆粒氯化銨,是開拓南方直接施肥市場的有效途徑。
5、 大顆粒氯化銨生產工藝:
粉體在壓力作用下團聚成致密堅硬的板塊,稱為擠壓過程;板塊再被破碎篩分后成為顆粒料稱為造粒過程。擠壓的作用一是將顆粒間的空氣排擠掉,另外是使顆粒間距離達到足夠近,以產生如范德華力、吸附力、晶橋及內嵌連接等吸引力。擠壓造粒的顆粒主要是靠分子之間的作用力形成的顆粒強度。
干法輥壓造粒工藝有以下的特點:
1、低能耗:輥壓造粒是物料在常溫下進行造粒,與其它的造粒方法相比,不需要燃油、燃氣等干燥措施。生產僅需耗電,每噸產品僅耗電約30kwh。
2、無需添加粘合劑:其他的造粒工藝基本都為濕法工藝,必須有干燥過程,相應能耗高,產品水分高。而干法造粒不需另外的添加劑,只需利用物料本身的分子間力,簡化了流程、降低了能耗。
3、投資較低:由于省去了干燥過程,同時工藝流程簡單,投資較低。系統主要包括4個部分,(1)粉體前處理;(2)輥壓;(3)固結破碎;(4)造粒后處理。
4、能力范圍寬:對于輥壓造粒裝置,能力從1噸/時.臺到50噸/時.臺都可以進行較經濟的設計,因此適用的能力范圍廣。
5、 輥壓造粒的形狀是不規則顆粒,對化肥的施用并沒有影響,如有必要可以增加修整工序將顆粒進一步磨圓。用擠壓造粒生產的化肥有足夠的強度、粉塵少、不結塊、顆粒尺寸分布范圍窄、流動性好。









